盛煌:?创新突围/科创新模式 提升竞争力

5月22日,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,大会晒出过去5年“成绩单”的同时,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的“路线图”。粤港澳大湾区将是广东未来五年发展焦点。大会报告明确提出,推动港澳现代金融、专业服务业和广东制造业合作,全面提升湾区的产业竞争力。报告还提及,广东将携手港澳促进人才协同发展,创新实施“居住在港澳、工作在内地”“科研在港澳、转化在内地”的模式,推进人才强省建设。\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
广东省委书记李希22日作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时表示,广东将纵深推进“双区”(注: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)和两个合作区(注: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)建设,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的驱动效应。广东坚持中央要求、湾区所向、港澳所需、广东所能,咬定青山举全省之力做好这篇大文章,全力服务“一国两制”大局,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。
携手港澳专业服务 提升竞争力
在产业合作方面,报告表示,广东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,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。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把港澳现代金融、专业服务等优势与广东制造业、庞大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,全面提升湾区的产业竞争力。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,支持粤港澳三地企业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。
广东明确推动港澳现代金融、专业服务业和广东制造业合作,未来两者将可擦出怎样的火花?香港立法会议员、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周文港告诉大公报,广东省重视港澳金融服务业对内地制造业的支持,香港方面亦可考虑放宽相关监管要求,让内地中小型以至初创制造业都可以来香港尽快进行上市,以支持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内地“十四五”时期制造业的加速发展。
周文港指出,在中美整体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,未来5至10年,内地尤其广东制造业要进行海外融资,相信到美国进行上市集资越来越变得不容易。“香港对内地企业尤其民营企业的上市集资功能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大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在粤港科技人才合作领域,党代会报告有创新的提法。报告提及,广东将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,推进人才强省建设。要携手港澳促进人才协同发展,创新实施“居住在港澳、工作在内地”,“科研在港澳、转化在内地”的模式。
港科技界倡简化通关手续
“香港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,如果进入生产或者产业化,一般都会回到广东。所以‘科研在港澳,转化在内地’已是近年粤港澳科技合作的一股潮流。”广东省政协委员、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告诉大公报,这种合作模式能被广东省党代会报告所强调,也让更多港澳科技界人士对两地科研合作更有信心。
对于未来如何让这种科技合作更加常态化,林至颖建议称,可在深圳河套地区先行试点通关便利化的措施,例如放宽内地科研人员往返粤港两地的次数限制,相信会更加促进人员的流动。”林至颖还指出,“居住在港澳、工作在内地”牵涉到两地税务方面的问题。他建议,可在税务方面有新的突破安排,如科研人员在内地领工资,可按香港税率扣税,相信更加有效促进更多港澳科技人才北上。
相关内容相关新闻:
- 盛煌平台:?专家倡RCEP市场人币结算2022-04-17
- 盛煌娱乐:?粤澳合作首批中成药下月上市2022-04-17
- 盛煌:?湾区撑“元宇宙”产业 攻克核心技2022-04-17
- 盛煌平台:?上海最大“亲子方舱” 9天完2022-04-07